当前位置: 首页>>朝阳要闻

朝阳“两区”建设科技领域成效凸显 目前已集聚互联网3.0产业企业超1400家

日期:2025-10-22 14:13 来源: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

作为北京市“两区”建设重点园区,中关村朝阳园借助区域国际化与应用场景优势,从产业合作、跨境服务、交流展示三方面发力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目前,朝阳区已集聚互联网3.0产业企业超1400家,相关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北京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全市首个中关村互联网3.0产业园与798·751联动,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宇宙(互联网3.0)产业集聚区。

“两区”建设以来,朝阳区立足“商务+科技”双轮驱动战略,持续促进全球创新资源集聚。在科技创新产业开放合作领域,朝阳区聚焦产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(互联网3.0)、数字医疗等特色细分领域,打造出20个专业特色产业园区,其中9个获北京市级特色园区认定。朝阳区还持续深化与中国香港、新加坡的国际合作,在香港、新加坡成立“朝阳区国际科创会客厅”,落地香港理工大学创意科技创新中心,共建的京港、中新两个互联网3.0创新孵化中心累计落地企业50余家。

数字医疗正在深刻变革传统医疗模式,是医疗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。朝阳区将数字医疗产业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支柱,目前,全区在数字医疗领域建成运营全市首个数字医疗特色园区——中关村(朝阳)数字医疗产业园,区内集聚AI+新药研发、人工智能辅助诊疗、智能化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240余家企业,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。依托区内重点企业,朝阳区打造出数字医疗概念验证平台服务矩阵,区级概念验证中心2025年首批支持88个优质院企合作项目转化,产业影响力持续扩大。此外,朝阳区还落地国家医疗装备中试验证平台、数智中医产业发展研究院等一批专业技术服务和场景对接平台,搭建高质量跨境对接平台。

在智能机器人细分领域,朝阳区综合谋划“一赛、一园、一区”产业生态布局,推进国家速滑馆及周边区域功能优化,打造高水平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,并推动全域机器人场景开放,打造机器人与现实交融并存的网红打卡地。

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“土壤”,为助力企业“双向”发展,中关村朝阳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搭建高质量跨境服务平台。高标准建设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,引入高瓴、红杉等头部创投机构,累计注册创新企业300余家;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入驻13家国际科技组织,累计举办超百场国际科技交流活动;启动科技新航海“雨燕行动”,已建成12个国际科技服务站点,覆盖全球20个国家,服务超200家创新企业。为给数据要素跨境流通提供有力支撑,朝阳区还建设起朝阳数据跨境服务枢纽,支持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打造3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,集聚数据商超3000家。

此外,在国际科创交流展示方面,中关村朝阳园连续五年承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,充分展现朝阳区数字经济建设成果。保障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我区成功举办,运动会共计吸引全球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赛,配套举办朝阳奥园机器人嘉年华活动。同时,积极参与中关村论坛、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2025年世界大会等大型活动,全方位展示开放成果,传递“科技朝阳”形象。